在过去的6年多时间里,凭海临风工作室的负 责人凭海临风 先生,亲自走访了全国30多个城市的近4000家凉皮商户,已策划举办了全国凉皮业西部、东部、北部、中原、山东等区域性系列预备大会,2016汉中面皮之乡--南郑 新集迎新春文艺晚会,及全国凉皮业走近三秦凉皮发源地考察团会后观摩活动,策划、主持了淄博向家凉皮、郑州豫王三米皮、汉中蒋家槟豆面皮等行业品牌年会,目前,他正策划全国凉皮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陕西召开。
部分商户还会座飞机不远千里到汉中来见一面,只为谋求理念的认同,不乏行业大的品牌老板;目前组织会议说是几点就是几点,来的晚的就不等了。同行是冤家的陋习在我行不通,同行成亲家已在我的平台成为常态 ;
这次凉皮大会的正式代表,都将转为三秦会的首批会员;而对于遍布全国的小商户,我们计划在全国打造18个后勤供应基地,统一供应食材、配料、服装等,从而让商户把精力投入到前台,做好品牌和服务。
虽然当年因各种因素没有按预想规模举办成全国十个城市联动的文化节盛况,但仅在2010年首届凉皮文化节形成的理念冲击波与发展风口,已客观为业内很多品牌在当年转型的路上提供了舆论导向与发展精神动力;面对有着很强地方特色和巨大消费市场的产业, 凭海临风最终下定决心要做这个市场的“连接者”。
日前,由全国凉皮业首家产业研究与品牌咨询+孵化机构——凭海临风工作室,策划的全国凉皮大会已有80多家品牌火热报名,预计在2018年1月底在凉皮的故乡陕西西安盛大召开;部分品牌曾多次参加凭海临风前期组织的区域性活动,很多品牌已因此而受益。
凭海临风先生说:
在过去的6年,不仅是线下持续6年的大量走访与活动组织,凭海临风 付诸于笔下 ,开通了《凉皮部落》的新浪博客与凤凰博客,作为凉皮业的外宣窗口,持续发布编发300余篇博文及行业资讯,解读着全国凉皮业各种凉皮流派和行业创业精英,为凉皮业的商家营造了精神的家园,为全国凉皮业送去知识的盛宴; 目前累计已有30万多的阅读量,多篇文章受到网友转载; 为了培育行业区域性的品牌,曾经有一年,凭海临风先生还给4家品牌提供了免费的品牌辅导,没有提过工资、车资,只要有工作餐即可。
但多年来,全国凉皮业的发源、历史、分布、流派、文化,及在新经济时期经营管理应用的特许加盟与网络营销等商业模式,一直缺乏系统地考证与权威地解读,没有一家行业智库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三秦会的秘书谢小姐说,“凉皮业内部需要相互交流,凉皮业需要有自己的合作平台,这样整个产业发展才能跟得上消费升级的趋势。”我们将在本次全国大会时正式成立一个凉皮业高端人脉与社交平台----三秦会,为有志于发展的商户打造专属的朋友圈;
凭海临风先生90年代就辞去公务员铁饭碗下海,20年商旅生涯从事过期货经纪、商务代理、印刷设计、商业贸易、品牌投资多项生意,也从事互联网的长期投资;一度还策划拍摄过电影,出资举办过公益机构与系列爱心活动,人生阅历丰富也坎坷;多方面的商场历练与视野,在面临从未有的困境时,促使他用多维的视觉来审视这个让他尴尬无比又和自己本不搭界的行业;
凭海临风笑着说,“经过这几年努力,越来越多的商户从怀疑到认可,开始主动加入;在各地考察中,目前基本都有高规格接待,济南活动执行公司,平台的公信力已空前强大;
百万计的凉皮商户大军,长江以北家喻户晓的风靡小吃,对于顾客和商家都是知其味而不知所以然;很多商户经营多年,竟说不出自己卖的凉皮到底是啥品种。
凉皮是陕西最具影响力的传统小吃,据说已有千年历史,也是全国最具知名度与覆盖面的民间美食;千百年来,陕西凉皮先后有数不胜数的民间艺人代代传承,在近代也涌现出不少行业品牌,与推陈出新多样的凉皮区域流派。
凉皮业的拐点始于2010年,为推动家乡陕西凉皮的四大流派之首---汉中面皮像沙县小吃一样规范化发展,当时还在南方工作的凭海临风举办策划、发动、举办了首届凉皮文化节,组织在陕的员工放下手头工作,开展全国各地凉皮商户的走访、沟通、宣传基础工作,先后召开了8次区域性商户交流座谈。
这项计划其实在2010年那次凉皮文化节上就提出来,但一路走来,却并不容易,商户的经营短视、凉皮流派的隔阂不合,及政府层面的引领缺位,都是客观的现实原因; 天道酬勤,也守得云开,这种情况,目前已大为改观。
我在投资这个行业前,自己、亲朋都没有以此为生的经历;当时策划投资首届凉皮文化节,只是出于一份朴素的游子情怀;而当进入这个行业,走近这个行业的人与事,才有些后怕,原来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如此浅薄。